观潮一线|折叠屏“鼻祖”,倒在市场爆发的前夜

观潮新消费沃特尔2024-11-21 10:37 公司
带走了一个融资能力高于量产能力的时代,倒在了曾憧憬过的“未来”。

图片

作者 | 沃特尔

编辑 | 杜仲

来源 |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2024年11月20日,华为全新折叠旗舰Mate X6开启预订,而抢跑“全球第一台双折叠手机”的柔宇,已被正式裁定破产。

2021年,柔宇宣布终止IPO;2022年,柔宇深陷欠薪困境;2024年3月,柔宇否认进入破产程序;同年6月,柔宇破产清算案被正式受理;11月18日,柔宇科技及其全资子公司柔宇电子、柔宇显示被裁定破产。

在柔宇抢跑折叠屏手机的2018年,华为的第一代Mate X还未推出;柔宇谢幕的2024年,折叠屏已经是手机厂商的主要产品线之一。据CINNO Research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354万部,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35%。

柔宇,就这样带走了一个融资能力高于量产能力的时代,倒在了折叠屏企业曾憧憬过的“未来”。

梦幻开局

2000年,17岁的刘自鸿走进了高考的考场。在此之前,他拿下了全国数理化奥赛物理一等奖和化学一等奖,凭此获得了清华大学化学系的保送资格,但他放弃了,因为“我更喜欢物理”。

几个月后,刘自鸿还是来到了清华,以江西省抚州市理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电子工程系就读本科。2004年本科毕业,刘自鸿免试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微电子学研究所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大学期间,刘自鸿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SCI源刊论文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一项发明技术还被企业以300万的高价收购。

2006年,在以全校排名第一的投票数被评选为“清华大学十佳优秀研究生”后,刘自鸿进入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聚焦视觉显示技术研究。

当时,显像管电视仍在消费市场占据主流,液晶LCD电视才刚刚兴起,但最先进的技术理念往往诞生于高校。柔性显示正是刘自鸿读博期间产生的灵感,将便携和高清大屏的需求融合在一起,大屏幕可以变得像纸一样薄,甚至可以卷起来随身携带。

经过近3年的研究,刘自鸿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他的博士论文以柔性半导体物理建模及器件设计为研究方向,获国际材料研究协会颁发的“科学艺术”一等奖、国际电子显示技术会议最佳学生研究论文奖、2008年中国国家优秀海外留学生奖。

看到这篇论文后,IBM的人力总监没有浪费一秒钟的时间,递上了一份年薪50万美元的offer,职位是全球研发中心顾问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专门负责柔性显示屏的研发。

在IBM的三年,刘自鸿切身体会了国际化科技公司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并进一步坚定了对于柔性显示屏商业价值的信念——用一张屏幕,掰弯整个世界。

2012年,刘自鸿辞职创业,与清华兼斯坦福校友余晓军和魏鹏联合创办了柔宇科技。

图片

(刘自鸿;来源:柔宇官网)

同年10月,刘自鸿在斯坦福附近的一家餐厅里见到了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并展示了可折叠弯曲的柔性显示屏的产品理念。不过,作为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坚信“天使投资就是投人”,他对刘自鸿的研究背景更感兴趣,又因为看不懂柔性屏的商业前景而错过了这笔投资,“(柔宇科技)是我做投资以来,一个真正错失的项目。”

徐小平不是唯一看走眼的。同年12月,刘自鸿在深圳海归人才创业大赛上展示了柔性电子墨水黑白显示屏,全场30余位投资人全都懵了。刘自鸿的天使投资人、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回忆说:“刘自鸿当时展示的柔性电子墨水黑白显示屏仿佛把我们带入一个科幻世界,而他宣称要把科幻变为科技和商业。”

半年后,松禾资本还是决定投资柔宇,厉伟的理由是,“当时觉得他们肯定能做得出来,因为这人的背景真的很强。”另一家早期投资柔宇的IDG资本,其合伙人杨飞也是基于类似的逻辑敲定了融资:“刘自鸿的背景太强大了,完全可与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有一拼。”

2014年,柔宇科技开发出薄至0.01毫米的柔性屏样品,还登上了央视新闻。柔宇一夜成名,投资蜂拥而至。

2012年至2020年期间,柔宇科技曾是投融资市场的明星企业,估值一度高达522亿元,投资方包括深创投、松禾资本、IDG资本、中信资本、盈科资本、越秀产业基金等。2020年,柔宇科技以60亿美元估值跻身《2020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强榜单》第12位。

图片

有技术、有资金的柔宇一度是最有希望开启“折叠屏新纪元”的企业,但在先进技术兑现商业化前景之前,还有产品和产能的天堑。身处高研发、重资产的行业,这道鸿沟无法只靠融资来弥补。

两度冲刺IPO未果,成为柔宇资金链断裂的引线。

在F轮融资推进的同时,柔宇曾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寻求约10亿美元的募资。在2019年开启这项计划后,券商预测的估值为30亿美元,这与柔宇预期的60亿美元相差甚远。据界面报道,在没有召开董事会或股东会的情况下,刘自鸿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柔宇以“受疫情影响”为由终止了美股IPO计划。

2020年6月,柔宇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开始冲刺科创板,但却收到了“有史以来问题最多”的问询。2021年1月31日,证监会公布了科创板企业信息披露和质量抽检名单,柔宇科技在列。9天后,柔宇科技申请撤回上市文件。

2021年底开始,缺钱的局面逐渐变得难以掩盖。

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2020上半年,柔宇科技营收分别为6472.67万元、1.09亿元、2.27亿元和1.16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9.61亿元。三年半合计营收仅有5.17亿元,累计亏损达到31.95亿元,亏损总额约是营收总额的6倍。

柔宇在招股书中解释,亏损的原因是“产品销售规模小,且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招股书显示,研发层面,柔宇同期的支出分别为1.6亿元、4.88亿元、5.86亿元和5.83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高达247.87%、447.88%、258.25%、502.01%。3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高达308.17%。

而销量方面,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全柔性显示屏的实际产量分别为7748小片、31.4万小片和4.86万小片,对应的销量分别为2099小片、5.27万小片和2.21万小片?。作为对比,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京东方,其2019年销量达1700万片,2022年则超过了8000万片。 

究其根源,柔宇所处的面板行业是重资产行业,一条OLED产线往往需要数百亿元的资金投入,柔宇的两次IPO募资需求中都包括增加产能,产能意味着自我造血的希望。

摇摆不定

2018年10月31日,柔宇科技发布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

发布会结束后,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发布了一封全员信,强调柔派不是概念、不是展示样品,而是量产的产品,“历史会证明,柔派的诞生将开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2018年是一轮淘汰赛的开端,“小而美”的手机品牌们正处在风雨飘摇的阶段,手机市场正向头部品牌集中,对于一家新品牌的接受度不高,更何况是尚未经过市场验证的折叠屏手机。

实际上,C端市场并不是柔宇既定的发力点。

这要先说回面板行业。作为第一家发布折叠屏手机的厂商,其实柔宇并不是唯一一家从事柔性屏研发的企业。

柔性屏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多晶硅(LTPS)技术路线,也就是固定曲面屏,是当前折叠屏市场的主流,代表企业有三星、京东方;另一种是氧化铟镓锌(IGZO),代表企业为夏普。

柔宇采用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也就是全柔性屏,在理论上是更优秀的技术路线,但生产成本更高,也更难以保持产品良性率。

图片

柔宇表示其自研技术可以保障良性率,但始终没能被市场验证。同时,业内人士对于柔宇“超低温非硅技术”的原创性一直存在争议,认为这就是IGZO,但刘自鸿从未认可这种说法。

无论路线的优劣如何,柔宇从未能以屏幕供应商的身份跻身手机品牌的供应链,而这是柔性屏在消费市场打开局面的最佳舞台。除了产线投资、成品良率、技术开发等环节的恶性循环,在这家创始人话语权极高的企业中,刘自鸿对于成为屏幕供应商的前景早已心灰意冷。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2019年1月,小米副董事长林斌发了一则工程机视频,表示已经攻克了柔性折叠屏以及各种高难度的技术,做出来了他们的第一台折叠屏,也是全球第一台双折叠手机。刘自鸿极度不满,在朋友圈发文:When they go low, we go har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图片

为了维护“全球第一台双折叠手机”的身份,刘自鸿傲然反击,他的骨子里流淌着学者严谨的血液,但商业战场里到处都是人情世故。柔宇不但没将手机厂商变成现金流转正的跳板,还将自己变成了手机市场的对手。但时至今日,既做手机又做屏幕的企业中,只有三星成功了。

事实上,在亲自下场做手机之前,柔宇也曾尝试加入大厂供应链,与华为、小米、OPPO、vivo、中兴等头部手机厂商进行了多轮谈判。但由于产业链尚不成熟,柔宇的报价高于预期。某手机品牌曾提出以150美元\片的价格购买柔宇的折叠屏幕,但柔宇方面的报价是500美元\片。

柔宇科技曾公布,公司B端大企业客户超过300家,产品销售至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LV、空客、苹果等海外巨头,并已有产品落地。但据界面报道,柔宇仅向上述知名客户寄送了样品,此后并没有进入量产程序。

柔宇在招股书中提到,其在2019年曾有多个交易额上千万的客户。但网易清流工作室曾报道,其中多个大客户的交易存在蹊跷。一位高校教师的公司采购了3000万的产品,但拒绝回应向柔宇购买了何种产品及用途;有客户疑似“一人分饰两角”,既是柔宇科技的大客户,其关联公司又向柔宇美国公司供应产品。

柔宇的产品分两类,一是面向C端市场的折叠手机、手写本,二是面向B端市场的全柔性显示屏或全柔性传感器。

图片

但在产品销售方面,柔宇销量最高的产品是一款电子铭牌,销售量级达到五位数。然而,由于单个电子铭牌的价格在两三千元,只是杯水车薪。

投资人的期待、客户的要求、自身企业的运转,都需要柔宇拿出一款敲开市场的产品,快速实现商业化。柔宇的“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正是仓促上线的产品,上市近一年,天猫旗舰店的销量约为200台,且退货率和维修率双高。

在手机市场的失败,只是柔宇问题的延续。比如,直到第三代手机,柔宇仍坚持使用易损的外折叠模式,拒绝生产已经被市场认可的内折叠手机。此外,柔宇同样拒绝生产直屏手机,因为这样会伤害企业的定位和估值。

由于销量没有起色,难以形成现金流,柔宇未能通过规模降低成本,资金持续紧缺。最终第三代手机并未量产发售,大批预采购的芯片也被低价出售。

柔宇最终还是没能跨过产品与产能的天堑。原来产品不是自我造血的希望,被市场认可的产品才是。

自救未果

从过硬的科研能力到超强的融资能力,再到产品力和品牌力,需要创始人的经营能力进行转化,刘自鸿没能成为柔宇的调和剂。

因此,外界的质疑从未间断。

2024年6月9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柔宇科技独立董事刘姝威在朋友圈发文,内容是其在“中国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的闭门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她表示,刘自鸿的问题出在他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而资本市场对他超出能力圈的行为进行了投资,结果导致投资失败。她同时强调,刘自鸿是一位科学家,但不是企业家,他不具备经营管理企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

刘姝威,曾是柔宇处在漩涡中心时公开力挺刘自鸿的“贵人”。

2021年年底至2022年4月,柔宇因现金流困境而欠薪,直到2022年5月初才发放拖欠的薪资。在这半年里,在职或离职员工的不满在各平台上持续发酵,“柔宇欠薪”的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榜,并迅速转化为对柔宇经营状况的讨论。

2022年4月,刘姝威在个人公众号上发文《拯救柔宇》。文章中提到,“柔宇科技还没来得及开拓市场,创造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时,公司已经出现资金短缺。”刘姝威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帮助柔宇科技引进战略投资者。

刘姝威在2024年的发言中提到,《拯救柔宇》发表后,深圳市国资委引入了一家产业资本,这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是这家上市公司提出了一个要求:刘自鸿必须离开管理层。这家上市公司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刘自鸿坚决不同意这项要求。

刘姝威前后两次发文,几乎是对柔宇走向深渊的最佳复盘。从2022年的“没来得及开拓市场就出现资金短缺”,直指柔宇在市场端摇摆不定的商业化探索;到2024年的“他不具备经营管理企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理由变得浅显,但又更加深刻。

柔宇也曾有过转机。刘姝威提到曾建议柔宇招募有经验的高管,推动商业化。“理想的人选是要懂技术,同时有丰富的公司管理和运营经验,年龄也不能太大,要和柔宇团队有共同语言”。

2021年5月,联想集团前副总裁赵泓加入柔宇并担任COO,负责战略、核心业务整合和运营管理。赵泓试图推动柔宇转型为纯粹的屏幕供应商,但这个决定在柔宇管理层小范围讨论过后没有及时执行。

赵泓还为柔宇带来了一个6亿的订单,是为华强北提供维修屏幕电子屏组件。还有一个是跟Vertu手机合作,做其代工。他认为柔宇有产线能生产,不管卖给谁,哪怕是维修屏,能赚钱就行。

然而,这两个项目都未能有效推进,赵泓在入职半年后愤然离职。

当然,刘姝威的“一手资料”未必全部客观。比如,她在发言中提到,华为曾在柔宇的初创时期提出过投资,让柔宇为其供应柔性屏,但柔宇拒绝了投资,因为刘自鸿希望像三星一样独立完成产品的开发。但华为方面火速“辟谣”,否认三连。

图片

2024年4月,柔宇科技破产审核案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听证会。

此次破产审查申请由被欠薪的部分柔宇科技员工(包括在职与离职)提出,共有300余人参与,且还有员工在陆续加入。据员工方统计,他们共被拖欠工资约6000万元,加上公司此前承诺的股权等合计上亿元。其中被拖欠工资时间最长的17个月,平均被拖欠15个月左右。

但刘自鸿拒绝重整,他在听证会上强调,公司仍在正常经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柔宇破产不仅会使我国柔性科技产业的发展失去先机,还会打击科技创新企业和美国硅谷科技人才回国创业的热情,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而多位柔宇员工回忆称,在柔宇陷入困境时,刘自鸿曾邀请风水大师到访柔宇,把已经完工的工程敲掉重建,调整综合楼大门的朝向和楼梯踏步的高度。即便到了电费都欠缴的时候,柔宇国际显示基地大门口的喷泉流水也没停过。

5月28日,柔宇在其公众号发布文章《关于柔宇历史若干不实言论的澄清》,回应了“核心技术源自国外”“产线良率低,设备落后,无法量产”“技术落后”“上市只为圈钱,追求高估值,不上市就躺平主动破产”等话题,其表示公司从未躺平或主动申请破产。

而在6月7日,柔宇科技破产清算一案正式被裁定受理。伴随着破产清算管理人的入场,刘自鸿成为人员优化名单的第一个,卸掉董事长、CEO职务后,他未在公司再出现过。

2024年9月,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前排观众席,是刘自鸿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FN商业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FN商业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fn24h.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观潮新消费

观潮新消费

790篇文章

国潮产业新媒体,以媒体和产业思维服务品牌,为中国品牌发声,陪中国品牌成长,打造国牌产业创新一站式服务平台。

最近更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