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风云 | 叮咚买菜连续盈利,前置仓又行了?

观潮新消费张菁2024-08-30 12:22 公司
饱受争议的“前置仓模式”,在叮咚买菜这儿似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图片

作者 | 张菁

编辑 | 杜仲

来源 |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8月7日,叮咚买菜发布了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叮咚买菜二季度实现GMV 62.18亿元,同比增长16.8%;总营收55.99亿元,同比增长15.7%。

图片

净利润层面,叮咚买菜二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的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近13倍,这是叮咚买菜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Non-GAAP下的净盈利。

不按Non-GAAP的标准下,叮咚买菜在该季度实现净收入6710万元,相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3660万元,不仅扭亏为盈还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图片

据财报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叮咚买菜前置仓的仓均日均订单量突破了1000单,同比提升29.4%;即时单平均履约时长为36分钟,同比快了2分钟。

从烧钱建仓到撤城关店,再到今日的持续盈利,叮咚买菜这一场前置仓的“历险记”,似乎终于看到了曙光。

烧钱难做的“苦生意”

2017年,在上海创业了将近5年的梁昌霖,到锦绣路的一个叫大华锦绣华城的小区做调研。他注意到,这个距离外滩等数个热门商圈很近的小区里,很多业主都需要跑腿服务,而其中一半的订单是“请帮我到菜场买个菜。”

也就在这一年,梁昌霖创立了叮咚买菜,开始用前置仓卖菜,即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建立仓库,辐射周边3公里以内的区域,由总仓配送物品到前置仓,用户下单后,一小时内蔬果将被送到家,最大的特点是提升物流效率。

梁昌霖认为,“线下店起步快,天花板低,一个生鲜店收入1万元/天,一年只有300多万元。一个300平米前置仓,营收远高于同面积的线下生鲜店。按一天2000单计算,每单客单价60元,一年营收为4300万元,相当于一家四星级酒店的营收,企业营业利润超过10%。”

想法正确,实操起来却十分困难,“烧钱”难以避免。根据烯牛数据,叮咚买菜在上市前经历了10轮融资,仅2021年就获得了两轮合计超10亿美元的投资。

图片

起步初始,叮咚买菜一直致力于激进式的快速扩张,坚持传统零售的“第一性原理”——通过规模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营费用。仅2020年一整年,叮咚买菜的业务就已覆盖北京、南京、广州等27个城市,上市前夕,又计划投资数亿美元打造生鲜综合体,由700个前置仓扩张到了一千多个。

然而前置仓模式的规模化,并不是那么好实现。

有券商测算,搭建了前置仓的线上平台比线下商超的菜品价格贵出20%-36%。叮咚买菜的客单价在60元左右,高出一般家庭消费的一半以上。而是否所有地区的用户都能接受这一溢价,则要根据地区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等多个因素而定。

叮咚买菜的相关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早期驻扎在上海一带的叮咚买菜,复购率能够达到70%左右,随着版图扩张,这一数字在不断下滑。

此外,不同城市的饮食和消费习惯不同,例如沿海城市可能更偏向于购买海鲜产品,对活鲜运输要求更高,而有些城市更在意蔬菜的新鲜程度、肉类的种类丰富度等,商品结构的差异化也给前置仓的内部管理增加了难度。

问题显现,成本却像滚雪球一样逐步扩大。从上游农场到用户手中,每个前置仓配备的分拣员、配送员工资成本,水电卫生和房租成本,仓库的折旧和20%左右的商品损耗,以及自建物流、设备维护、市场营销等成本持续增长,营收越来越难覆盖。

图片

在疯狂烧钱之下,2022年7月,同样奋斗在前置仓模式上的每日优鲜被曝无法正常经营,引发大量投诉,同一时间叮咚买菜也在面临持续亏损。

图片

2021年三季度后,发现问题的叮咚买菜掉转车头,放弃规模主抓效率,开始了降本增效之路。

规模让步,效率为先

2021年末,叮咚买菜暂停扩张并陆续退出GMV贡献较少的城市;2022年,叮咚买菜接连关闭了珠海、唐山、宣城、天津、厦门等站点;2023年前后又暂停了成都、重庆、西南市场的运营,以及关闭了广州、深圳共38个站点。截至目前(2024年8月),叮咚买菜APP显示已开通城市为25个,较顶峰时的37个下降了32%左右。

图片

不仅是从撤城、撤仓上节约成本,叮咚买菜在运营效率上也下足了功夫。财报显示,2024年二季度叮咚买菜的履约费用为12.5亿元,履约费用率从2021年的36.1%降至22.4%。运营效率的提升让履约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这也是叮咚买菜能够实现盈利的重要原因。

图片

另一方面,叮咚买菜也在通过供应链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带动商品效率。通过“源头采购———生产加工——仓储——履约配送”这一完善的链路,结合严格品控和内部管理,目前叮咚买菜的生鲜周转期仅5天,损耗率1.5%。

2023年,叮咚买菜的源头直采比例占比约为85%,大规模直采有利于获得更强的议价能力,以更好地降低成本。再辅以数字化供应链技术,最终实现供应链效率和毛利率的不断提升。

自有品牌方面,财报显示,2023年四季度叮咚买菜自有品牌GMV首次占比超总GMV的 20%,商品用户渗透率已达73.6%,用户月均下单频次达4次,客群黏性较强。此外,叮咚买菜也在积极与上游优质供应商合作以提供高质量产品外销。2023年叮咚买菜外销自有产品至B端,全年B端渠道销售额达到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叮咚买菜的预制菜业务也为其带来了新增长。2021年底叮咚买菜进军预制菜产业,目前已有包含“蔡长青”(家常小菜系列)、“拳击虾”(提供虾类产品)、“良芯匠人”(提供面点产品)等在内的9大自有预制菜品牌。

数据显示,自2021年底叮咚买菜重点押注预制菜品类后,整体毛利率显著提升,从2021年的20.1%提升至2022年的30.91%,且目前稳定在30%左右。

图片

财报显示,2024年二季度叮咚买菜上海和江浙地区GMV分别同比增长16.5%、30%左右。这意味着叮咚买菜在其优势市场的仓网密度和市场渗透率还在以较快的速度提升。

电话会议上,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针对此次业绩解读称,面对生鲜零售行业的发展,大家都在摸索和求变,但变化的点各不相同。叮咚买菜虽然也在不断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但基础能力其实一直是供应链能力,公司本质上还是一个生鲜供应链企业。

目前,叮咚买菜的步伐走的愈发稳健。据了解,叮咚买菜预计今年内新开约80个前置仓,上半年已经开出近40个,并且新仓开出后单量迅速爬坡,这些仓的单仓日均单量已经突破800单。

叮咚买菜测算江浙沪地区的新开仓基本达到单仓日均单量500单,就能实现运营层面的盈亏平衡,爬坡期在3到6个月左右。

前置仓迎来春天

叮咚买菜的“阶段性胜利”无疑给其他玩家打了一剂强心针。无论是扩张策略、内部管理、供应链体系还是自有品牌打造,叮咚买菜作为前置仓的“老大哥”都为后进玩家提供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梁昌霖在电话会议上表示:“之前大家认为前置仓模式跑不通,甚至认为生鲜电商没有出路,相信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能够成为更多的同行参与到前置仓赛道的理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推动了前置仓和生鲜电商整个行业的成长。”

前置仓的赛道上从不缺玩家。

图片

山姆的前置仓数量超过500家,平均每个仓的日均订单量超过1000单,年GMV 400亿元。线上电商销售占比达55%,其中前置仓占电商订单量近70%;

2023年底美团买菜改名为“小象超市”,由“生鲜平台”正式转型为 “超市零售”,开始向日用清洁、个护美妆、酒水饮料等全品类迈进,平台上的商品扩充至1万多种;

近日盒马在上海重启四年前弃用的前置仓模式,并在回应中表示:“在盒马门店已经非常密集的城市,仍存在一些鲜生店暂时覆盖不到的区域。为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盒马将试点使用前置仓来加密服务半径,为周边3公里居民提供最快30分钟送达服务。”

便利店也早已开始前置仓的布局。

天福便利店首家前置仓(外卖仓)业态于2024年6月正式开业,为消费者提供涵盖日用百货及快消等品类的4000多个商品,以及10公里的服务半径、30分钟送达的外卖服务;

京东便利店2024年新开的仓店数量在一千家左右,到年底有希望再开六七百家,目前京东便利店正逐渐将前置仓模式作为发展重点。

传统商超也早已加入其中。

永辉在全国1000多家门店开辟一些区域设置面积不同的仓,分为全仓、半仓、分拣区,实现“仓店合一”改造,即在数千平的超市门店里开辟几百平米的区域,专门用于线上订单高频商品的摆放、分拣。还有沃尔玛、物美、天福便利店等传统零售巨头,在前置仓上也开始了更多的尝试。

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即时零售前置仓创新发展报告》,从市场规模增长情况看,2022年和2023年前置仓市场规模年均增速均超50%;从仓库数量增长情况看,2022年和2023年前置仓数量的年均增速超过100%,尤其是平台仓数量的年均增速超过250%。

然而竞争加剧,在生鲜电商、传统便利店、商超等各方势力纷纷入局的情况下,包括叮咚买菜在内的所有玩家该如何在这个逐渐拥挤的赛道上做出成绩。可以看到的是,生鲜零售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国潮指数是观潮根据业绩表现、ESG指数、渠道数量、传承与创新以及品牌影响力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并首次提出的评价体系,以期对以中国大消费领域上市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品牌进行客观、全面的国潮力评价。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FN商业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FN商业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fn24h.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观潮新消费

观潮新消费

790篇文章

国潮产业新媒体,以媒体和产业思维服务品牌,为中国品牌发声,陪中国品牌成长,打造国牌产业创新一站式服务平台。

最近更新文章

猜你喜欢